了解掉髮原因,從內外調理做起!中醫方法大公開
掉髮並不僅僅是單純的外觀問題,它反映了體內的某些失衡。
板橋樹林中醫診所 張宏銘院長指出:頭髮與人體的腎、肝、脾三個臟腑息息相關,這三個臟腑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到髮質和頭髮的生長。
一、中醫解釋4個主要掉髮原因
- 掉髮原因一腎虛:
腎氣不足會導致頭髮失去營養,頭髮變得脆弱、乾燥、容易掉落。腎虛引起的掉髮,通常伴隨有腰酸背痛、耳鳴等症狀。
- 掉髮原因二氣血不足:
氣血不足無法滋養頭髮,使毛囊失去營養,導致頭髮變得細軟、掉落。這通常與長期壓力、情緒波動、過度勞累或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。
- 掉髮原因三肝血不足:
肝血不足會導致血液無法有效地滋養頭髮,容易導致頭髮脆弱、掉落。情緒波動大、壓力過大、過度疲勞等都容易導致肝氣鬱結,影響血液流通,進而影響髮質。
- 掉髮原因四脾胃虛弱:
脾胃是消化系統的根基,負責吸收營養和運化水濕。如果脾胃虛弱,就會容易導致身體無法吸收足夠的營養來滋養頭髮,從而導致掉髮。
二、改善掉髮的穴位
中醫強調「整體調理」,通過疏通經絡、補充氣血來改善身體內部環境,促進頭髮的健康生長。
以下介紹的兩個穴位,正是從中醫角度幫助疏通氣血、促進頭皮血液循環,進而改善掉髮問題。
第一個穴位:百會穴
百會穴是人體重要經絡交匯點之一,能疏通全身的氣血,通過按壓這個位置,可促進氣血運行,改善頭皮的血液循環,為毛囊提供更多的營養。
對調節腦部的神經系統、激素分泌有一定的作用,助於改善由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掉髮。
- 位置:把雙手食指交叉放在頭頂時,指尖的位置即為百會穴(頭頂正中心)。
- 按壓方法:用指腹輕壓百會穴,每次按壓約10下,力度要達到微酸脹感即可。按壓時注意保持手指放鬆,避免過度用力。
- 時間建議:早晚各按壓一次,每次30秒至1分鐘,堅持一段時間即可見效。
第二個穴位:角孫穴
角孫穴是頭部非常重要的一個穴位,有助於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,改善由於氣血不足或血流不暢而引起的掉髮問題。這個穴位對於改善由壓力、疲勞或經常用腦引起的掉髮尤為有效。
- 位置: 角孫穴位於太陽穴上方約1到2公分處,是眉毛與耳朵連線的延伸處,靠近頭部的側面。
- 按壓方法:用指腹輕輕揉按角孫穴,每次按壓10下,力度要達到微微的酸脹感。
- 時間建議:早晚各按一次,每次30秒左右,持之以恆即可見效。
三、其他有助於防止掉髮的中醫建議
除了以上的穴位療法,從中醫的角度來看,改善掉髮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調理:
- 調理氣血:可選擇適合自己的中藥方劑來補氣養血,如當歸、枸杞、紅棗等,這些食材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,還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,有助於頭髮的健康生長。
- 注意飲食調養:保持均衡飲食,增加富含鐵質、鋅、維他命B群的食物,這些都是頭髮生長所需營養成分。尤其是菠菜、雞蛋、豆類等食品,助於增強頭髮的健康。
- 改善作息: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規律的作息時間,減少熬夜,對於調理內分泌,改善掉髮有很大的幫助。
四、日常生活中的掉髮預防
當我們了解了掉髮原因之後,除了針對性地調理氣血與內分泌,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也能對預防掉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:
- 保持良好的作息:熬夜會讓腎精耗損,長期下來容易導致掉髮。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,確保每晚有足夠的睡眠,是防止掉髮的基本措施。
- 減少壓力:精神壓力過大會影響氣血運行,進而導致頭髮掉落。建議可以通過冥想、瑜伽、運動等方式來減輕壓力,促進身心健康。
- 適當的運動:適度的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,增強免疫力,從而改善頭髮的健康。
- 避免過度化學處理:過度使用染髮劑、燙髮劑等化學物質會損害髮質,導致髮絲脆弱、掉落。儘量避免過度處理頭髮,保持頭髮自然健康。
我是抗痘傳教士Alan
掉髮不僅是外在的問題,更是體內健康的反映。
記住,掉髮的問題需要長期的調理,從內在到外在的綜合調理,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。若能配合飲食、作息與中藥調理,效果會更加明顯。
延伸閱讀 :
小心肝!中醫師的養肝秘訣,常見6種養肝茶食材推薦,讓妳漂亮內外兼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