濕氣太重不止水腫、居然還會長痘?!中醫師教你排濕的四個小妙方
你是否時常會覺得頭昏腦脹、四肢沈重?這些症狀都很有可能是體內濕氣過重引起的!千萬別小看身體濕氣太重的後果!
板橋樹林中醫診所 吳思穎醫師指出,中醫角度:濕氣停留在不同部位會產生不同的不適,長期累積還可能引發皮膚問題和加速老化…
以下來為大家詳細解說:
-
第一個:濕氣過重的常見症狀
-
濕氣在頭部:容易感到昏沉,頭腦不清晰
-
濕氣在關節:關節部位有沈重感、疼痛感
-
胸悶、胃脹、食欲不振,四肢無力或沈重
-
皮膚濕黏,皮膚不易出汗,總是濕濕黏黏
-
女性在生理期前後白帶增多
食療是中醫建議祛除濕氣的有效方法,以下整理一些排濕的常見食材:
-
第二個:祛濕食療推薦
-
紅豆水:有利尿、祛濕作用
-
薏仁漿:能清熱利濕,幫助體內濕氣排出
-
山藥:養脾健胃,能減輕濕氣沉重感
-
第三個:穴位按摩祛濕
適當的穴位按摩也能幫助身體排濕:
-
足三里穴(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處 向下四指處):能健脾祛濕,提升整體免疫力。
-
陰陵泉穴(小腿內側,小腿肚近大腿交界處側邊往前約一指寬凹陷處):加速水分代謝,幫助濕氣排出體外。
-
第四個:運動與外力輔助法
吳思穎醫師指出,適度運動出汗,是排濕的自然方法!但是一定要記得擦乾,避免著涼與出現皮膚問題。當然也可以選擇一些中醫外力輔助:
-
拔罐:能深層祛濕,放鬆筋骨。
-
艾灸:溫熱穴位,促進體內濕氣排出。
注意:本文不涉及任何醫療內容,不存在任何醫療建議
我是抗痘傳教士Alan
濕氣不僅會讓身體感到沈重,還可能導致皮膚出油、毛孔堵塞,加劇痘痘、敏感、暗沉等問題。長期濕氣過重會加速皮膚老化,因此,祛濕對於肌膚健康也至關重要!
延伸閱讀: